记录一下从官方固件开始,到刷入 Openwrt 能够充当外部网关的全过程。
官方固件的优缺点
小米路由器的官方固件(MiWiFi固件)就是基于Openwrt魔改的,但是屏蔽了很多功能。这里列举一下官方固件的优缺点。
优点
- 有官方支持(其实没有,基本上几个版本后就会停更);
- 比较稳定; 
- 配置简单,基本上是开箱即用的; 
- 自带排障功能(虽然没什么用就是了)。 
缺点
没有Shell,功能高度限制,很多参数无法修改。
Openwrt
对路由器这种嵌入式设备进行刷机操作有较大的风险,可能会造成无法开机(变砖)、无线或(和)有线性能下降、设备过热导致烧毁、原机增值功能(例如保修)丢失等问题。建议有嵌入式、Linux、防火墙、网络维护等基础概念的同学操作。
刷写 Openwrt 的操作建议全程在 Linux 或 macOS 下操作,Windows系统可能会出现各种情况不明的错误。
准备
首先需要下载的是 Openwrt 固件,这里选择官方编译的版本。在恩山等无线论坛也有第三方编译的固件,会加入更多功能或优化,这个自己选择适合自己的就好。官方固件下载地址:openwrt.org ,南京大学镜像源 ,清华大学镜像源 。然后在列表中寻找对应型号即可,我们本次使用的设备是小米路由器4A千兆版,对应的文件名就应该为openwrt-21.02.3-ramips-mt7621-xiaomi_mi-router-4a-gigabit-squashfs-sysupgrade.bin,注意需要下载sysupgrade包而非initramfs包。
接下来需要下载 OpenwrtInvasion 脚本,该脚本用于通过漏洞对官方固件开启 ssh 。Github地址:acecilia/OpenWRTInvasion ,可以采用git clone的方式也可以直接下载ZIP。
如果需要刷入 Padavan 或其他固件还需要下载一份 breed ,可以从 Boot and Recovery Environment for Embedded Devices 中下载,选择对应的CPU和型号即可。刷入官方编译的OpenWRT不需要从breed刷入,可能会造成bootloop。
可能还需要一个额外的网络环境保证下载其他必要的文件。
开启官方固件的SSH
将网线连接至电脑,在浏览器内打开小米路由器的后台管理地址,默认是http://192.168.31.1,登录后将地址栏的整段文字复制出来备用,整段地址应该是形似http://192.168.31.1/cgi-bin/luci/;stok=xxx/web/home的,此时不要关闭已登录后台的浏览器。
然后打开Terminal,输入如下指令安装依赖:
| 1 | pip3 install -r requirements.txt | 
依赖安装完成后执行脚本解锁官方SSH:
| 1 | python3 remote_command_execution_vulnerability.py | 
中间需要输入上面保存的地址中的stok参数,直接整段复制粘贴进去即可。
开启完成后通过ssh进入路由器后台,默认密码是root:
| 1 | ssh root@192.168.31.1 | 
刷入 OpenWRT 固件
将上面下载的固件文件用WinSCP传入/tmp/目录,并重命名为a.bin(重命名为啥都行,不改也行,方便输入就行),然后输入如下命令刷入 OpenWRT :
| 1 | # 切到tmp目录 | 
开始刷写后会先擦除对应分区然后写入固件文件,此时无论如何不要动路由器、网线和电源,等待电脑正常获取到IP且路由器主LED灯变为蓝色时即可进入后台。
设置
这里仅列举容易遗忘或者需要查找外部数据的项,其他例如修改root密码这种基础操作在此略过。
这里列出的设置项的示例值仅为推荐选项,实际网络环境非常复杂请根据自己的网络环境变通设置。
这里没有提到的设置项则一般为默认值不必更改。
更换 OPKG 软件源(nju)
shell 执行如下命令自动替换:
| 1 | sed -i 's_downloads.openwrt.org_mirror.nju.edu.cn/openwrt_' /etc/opkg/distfeeds.conf | 
更换 OPKG 软件源(tsinghua)
shell 执行如下命令自动替换:
| 1 | sed -i 's_downloads.openwrt.org_mirrors.tuna.tsinghua.edu.cn/openwrt_' /etc/opkg/distfeeds.conf | 
汉化
到System→Software安装luci-i18n-base-zh-cn软件包并Ctrl+F5强制刷新后生效。
旧版本可能需要到System→System→language更换为简体中文。
更改NTP服务器
路径:系统→系统→时间同步,候选服务器更改为如下全部或任意几个即可
| 项 | 推荐值 | 
|---|---|
| 候选 NTP 服务器 | ntp.ntsc.ac.cn cn.ntp.org.cn time1.aliyun.com time1.cloud.tencent.com pool.ntp.org time.apple.com time.cloudflare.com | 
IPv6 相关设置
路径:网络→接口→LAN→DHCP服务器→IPv6设置。
| 项 | 推荐值 | 
|---|---|
| RA服务 | 服务器模式 | 
| DHCPv6 服务 | 已禁用 | 
| NDP代理 | 已禁用 | 
路径:网络→接口→LAN→DHCP服务器→IPv6 RA 设置。
| 项 | 推荐值 | 
|---|---|
| 默认路由器 | 在可用的前缀上 或 自动 | 
| 启用 SLAAC | ✅ | 
路径:网络→接口→全局网络选项。
| 项 | 推荐值 | 
|---|---|
| IPv6 ULA 前缀 | (留空) | 
自定义 DNS
路径:网络→接口→WAN→高级设置。
| 项 | 推荐值 | 
|---|---|
| 自动获取 DNS 服务器 | ⬜ | 
| 使用自定义的 DNS 服务器 | 自由添加所需要的DNS服务器IP | 
如果还启用了 IPv6 :
路径:网络→接口→WAN6→高级设置。
| 项 | 推荐值 | 
|---|---|
| 自动获取 DNS 服务器 | ⬜ | 
| 使用自定义的 DNS 服务器 | 自由添加所需要的DNS服务器IPv6地址 | 
自动重启接口以获得新的地址
| 1 | ifdown wan6&&ifup wan6 | 
- ifdown停用接口
- ifup启用接口
执行该命令后接口会自动向上级获取新的 Prefix 或(和)IP地址,也可以加入 crontab 中确保业务不中断。
HTTPS
一部分教程在这里采用的是 Openwrt 的自签证书,由于信任该自签证书可能并不安全,因此这里不使用自签证书。
- 到Software中卸载所有 - px5g相关的包;
- 用ssh连接到OpenWRT,删除 - /etc/uhttpd.crt和- /etc/uhttpd.key两个文件,然后将自签证书或下载的证书放入- /etc目录;
- (可选)修改配置文件 - /etc/config/uhttpd,找到- option redirect_https项,后面的的值为- 1时会自动从http跳转至https,- 0则反之;
- 重启uhttpd即可: - /etc/init.d/uhttpd restart。
禁用DNS重绑定
警告:禁用DNS重绑定可能会造成安全问题,如果没有特殊需求不建议关闭。
路径:网络→DHCP/DNS。
| 项 | 推荐值 | 
|---|---|
| 重绑定保护 | ⬜ | 
也可以在开启的情况下将需要禁用重绑定保护的域名写在域名白名单中。
其他
iperf3
- 安装
| 1 | opkg update&&opkg install iperf3 | 
- 运行为服务模式
| 1 | iperf3 -s | 
- 默认测试(每次持续1秒钟,连续测试60秒),其中-c参数指定服务器,-p参数指定服务器端口。
| 1 | iperf3 -c mainserver.lxnchan-intranet -p 5835 | 
- 执行“每次持续10秒,连续测试30秒”,其中-i参数指定每次持续时间,-t参数指定测试总持续时间。
| 1 | iperf3 -c mainserver.lxnchan-intranet -i 10 -t 30 | 
网页终端 ttyd
- 安装软件包
| 1 | opkg install ttyd luci-app-ttyd luci-i18n-ttyd-zh-cn | 
- 强制刷新Web后台页面,即可在顶栏或侧栏看见“服务”→“终端”,点进去即可使用。 
- 若Openwrt后台使用了https则也需要在“配置”中启用“SSL”并配置“SSL证书”和“SSL密钥”,使用和uhttpd一样的即可; - SSL ca可留空不填。
将日志发送到服务器
日志服务器搭建请参见本站文章 Rsyslog 搭建日志服务器 。
打开系统→系统→日志,按照提示填写外部系统日志服务器地址、外部系统日志服务器端口和外部系统日志服务器协议即可。
注意:外部系统日志服务器地址要填写日志服务器的IP地址,最好不要填写域名,否则可能会连接失败;外部系统日志服务器端口默认是514,依据实际情况调整或保持默认;外部系统日志服务器协议推荐使用UDP。
检查是否设置成功的方法可以查看日志服务器上是否新增了日志,或者查看 OpenWrt 日志,若有下列输出则连接成功:
| 1 | daemon.info logread[22393]: Logread connected to xx.x.xxx.xxx:514 | 
外网访问提示 RFC1918
修改配置文件/etc/config/uhttpd,找到如下行将0修改为1。
| 1 | option rfc1918_filter '0' | 
然后重启uhttpd即可。
改动记录
| 时间 | 改动 | 
|---|---|
| 2022-06-15 23:12:00 | 添加“将日志发送到服务器”节。 | 
| 2022-06-18 11:29:00 | 修改“IPv6相关设置”; 添加“外网访问提示 RFC1918”节; 添加“禁用DNS重绑定”节。 | 
 
  
 
